腕踝针的作用机制探讨 - 神经反射调整观

by wen posted Mar 25, 2024
?

Shortcut

PrevAnterior Documento

NextSiguiente Documento

ESCCerrar

Larger Font Smaller Font Arriba Abajo Imprimir

腕踝针的作用机制探讨

 

作用.png

 

一、神经反射调整观

腕踝针将身体两侧各分6个纵区,在两侧腕和踝部6个纵区内各定1个针刺点,用数字16对区和点统一编号,是一种用毫针行皮下浅刺以治疗疾病的现代针刺疗法。

 

腕踝针极大地简化了传统的针刺操作方法,免除了因针刺发生的意外。在教学上易教易学,利于普及。在经济上可节省大量医药费用,减轻病家负担。

 

腕踝针为什么会有疗效?

 

这个问题在腕踝针1976年公开发表以后就有人提出。迄今文献中发表观点的作者多数是中医针灸界人士,其中只有极少数学者提及了神经学观点。

 

腕踝针的创始从实践到认识,从无知向有知提升,从无目的向有目的进展,依靠的是不断探索,从探索中求知,其中最关键的是“实事求是”。人是个整体,已知与未知之间在不断演变、转化。

 

一根针刺入人的身体,这是一种机械刺激。按其刺入轻重,可立即引起不同反应。轻时引起注意,用手将针拔除就平静了;重时针一刺入立即引起全身惊跳,甚至出现恐怖情绪以及言语和记忆等一系列精神活动反应,还伴随心跳加快、面色改变,甚至哭泣流泪,求援等。这些现象是一般人都经历过的体验。现代生理学家早就注意过这种现象,称之为神经反射。

 

这一过程主要通过神经实现。我们可做一个最简单的动物实验:切除蛙的头,用尖物刺激其一条腿,立即引起该腿收缩及另一腿的伸展;如果将一条腿神经切断,就不出现同样的反应。若是不切掉头的活蛙,刺激腿时情况就不同,引起的反应更是强烈而多样化,如蹦跳、逃逸。事实说明这是神经受刺激引起的反射现象,无脑和有脑动物对刺激的反应大不相同,后者要复杂得多,因为脑是联络最多最广的中枢神经。

 

神经反射是由反射弧完成的,反射弧由5个基本部分组成,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存在于神经中枢各部位层次众多的联络神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其中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比较简单,最复杂的是联络神经,统帅着神经活动功能,使各种体内外因素引起的生态失调恢复平衡,因保持生态平衡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腕踝针的三个特点是:①身体分纵区,症状分区定位。②按区选针刺点。③皮下针刺。三者实际上是个整体,前二者是前提,后者是关键。

 

身体分纵区:这是通过使用小电极在腕及踝部一圈移动,用微弱电刺激作用于皮肤表面,观察对身体各部症状的疗效反应时发现的。40年来的针刺实践进一步验证了这种分区的可靠性。将分散在身体各部位的症状表现用分纵区的方法有规律地整理,这种坐标式的分区法,简化了针刺点,便于记忆、累积经验、技术交流。身体的这种分区用已知的神经排列不能解释,与经络走向不相符合,但从临床应用看,区与点的对应关系确实存在。如何解释?只有求助于假设,提出身体分纵区系起源于生物进化、身体的向阳性与阴阳面关系。

 

针刺点:腕踝部6个针刺点定在各纵区的一端,区与点用数字统一编号,表明了区与点的对应关系。只要在区的一端针刺,就能治疗区内各类病症;针刺后若疗效不显,轻微调动针的角度、方向,即可使疗效改观。这种情况只有通过神经的传导才有可能实现。

 

针刺法:将针尖刺过皮肤,并沿皮下表浅刺入,要求不引起酸麻胀痛感,并要使远距离的痛性症状立即消除,这样的针刺手法不是轻易能完成的,是一种轻刺激法。

 

一切活组织和机体都具有对刺激产生反应的特性,神经纤维对刺激的反应是产生神经冲动和由此引起的快速传导,肌纤维对刺激的反应是收缩。若肌肉受刺激发生持续性收缩,使局部血循环发生障碍,由此所出现的组织代谢障碍导致局部感受器感觉阈值降低,使对刺激的敏感度增强。

 

对疼痛而言,腕踝针的针刺部位虽远离产生疼痛的病灶,但针刺使皮肤感受器所产生的电位差冲动,沿神经纤维传向大脑皮层的过程中,要经过各级神经中枢的调整作用。这种调整作用在正常区域不发生,因此不出现感觉,但病灶部位的组织感觉阈降低,对传入的冲动敏感性增强就产生了感觉,经过调整使针刺引起的弱冲动引起强反应,适合对病灶部位兴奋的控制,使肌痉挛缓解,血循环恢复,疼痛也随之消除。“不通则痛”转变为“通则不痛”。这种现象在临床上颇为常见。如输尿管结石引起的剧烈绞痛,使患者痛得在床上打滚、呼叫,连吗啡、哌替啶都不能控制,针刺一侧下5,立即止痛,以后不再要求打止痛针;一肛痔患者手术后痛得直跳,大声呼痛,针两侧下6,立即止痛,能安静坐立并行走;对全身皮肤痒得不能忍耐要猛抓皮肤至出血的患者,针两侧上1,立即痒止安静,再抓皮肤也不感痒;应用于腹部手术后伤口疼痛,不仅使伤口止痛,并促进了伤口愈合。这些都是针刺使病灶部位血管解痉,改善血循环,加速代谢的结果。

 

感觉麻木是神经的传导发生破坏或抑制的表现。脑、脊髓和周围神经末梢任何一段损伤或断离均影响感觉神经通路,进而出现感觉麻木,但神经非损伤性的功能抑制和虽有器质性损害但尚未损及神经通路的功能障碍也可表现为感觉麻木。前者是器质性的,通过针刺不能使感觉恢复;后者是功能性的,神经通路受抑制仅是神经间突触部位的功能抑制,神经元本身并无破坏,通过针刺可以改变突触间的抑制状态,重建反射弧联系,因此感觉可以恢复,不过恢复的时间与进程因受抑制的部位、范围和深浅程度不同而有区别。感觉中的麻与木是两种相似又不同的概念,麻是轻微触电样闪动感,不伴有感觉减退或丧失;木不一定有麻,仅有感觉减退或丧失。感觉麻木的表现形式随发生传导抑制的部位而不同。脑部范围较广的抑制常伴有其他感觉器官功能、运动功能,甚至精神状态的不同程度受抑,如全身皮肤感觉麻木、失明、失语、肢麻、全身软瘫、精神反应迟钝、表情淡漠及行动迟缓等;非脑部的抑制引起的感觉麻木不伴随出现精神症状。

 

中枢神经发生抑制出现的麻木,经针刺可以得到调整而恢复正常,不过其速度不如止痛迅速,由受抑制的部位、范围及程度而定。脑与皮肤在胚胎发生学上同属外胚层,发育成熟后虽然分开,但二者仍然保持密切关系。脑部感觉区与皮肤的感觉面相对应,皮肤感觉的变化反映脑部感觉区的状态。轻度、小范围的周围神经损伤所致的感觉麻木,经针刺要待数秒后才会缓慢转变为正常;脊髓部位受抑制时,感觉障碍的恢复较慢,需要针刺数次才开始消退;脑部深度的抑制引起全身或半身的麻木可保持多年,有的针刺要达10余次以后始逐渐脱抑制并出现剧痛的反跳现象后恢复正常,感觉恢复并不一定发生在针刺当时,可以在针刺之后(见感觉障碍节)。

 

神经的兴奋和抑制在感觉区虽表现为疼痛和麻木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但性质相同,故在同一部位用同一方法针刺能调整神经功能达到平衡,恢复至常态。

 

同一类症状的对立状态是常见的,如疼痛与麻木、血压高与低、分泌增多与减少、动作增多与减少、失眠与嗜睡、躁狂与抑郁等,均为中枢神经不同范围、不同程度的功能失调,用同一针刺方法可使之得到调整,通过毫针弱刺激诱导达到平衡。

 

血压高与血压低:神经功能的兴奋与抑制表现在心血管方面的有血压高与血压低。高血压时血管处于痉挛状态,腕踝针的针刺点位置处在邻近尺动脉的上1,或邻近桡动脉的上3,针刺后该侧血压因血管解痉可以降至正常数值不再下降,而未针刺的一侧血压仍维持原状,再针刺该侧后血压才下降至常态,由此说明血压的增高与血管痉挛有关。心脉搏动的加强和加速受周围血管痉挛的影响,血压低可能因周围动脉管壁平滑肌的张力不足,用同一方法针刺也可使血压调整至正常值。

 

躁狂与抑郁:神经功能的兴奋与抑制出现在控制情绪的中枢——脑的额叶时,可表现为以情绪为主的精神失调:躁狂与抑郁。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时,为躁狂症表现,如情绪增高、言语增多、联想加快、常有夸大、行动增多;而抑郁症表现则相反,情绪低落、言语减少、行动迟缓。单纯发生躁狂症时皮下针刺较易控制,经针刺治疗数次能使症状缓解;但大脑处于抑郁状态而表现为抑郁症状时,针刺反应就较缓慢。

 

神经功能兴奋和抑制的其他表现并不少见,其功能失调的各中枢多在大脑皮层或皮层下近中线大脑裂的不同部位,这类症状以不能定位者居多,故针刺点取双侧上1,用同样的针刺方法能使兴奋(正)与抑制(负)两种不同的功能障碍通过微刺激诱导得到调整。

 

腕踝针之所以会有疗效是由于神经末梢受刺激,通过神经传导引起反射弧中联络神经的复杂调整作用。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神经传导功能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