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踝针针刺点与一些特定穴的关系

by wen posted Mar 25, 2024
?

Shortcut

PrevAnterior Documento

NextSiguiente Documento

ESCCerrar

Larger Font Smaller Font Arriba Abajo Imprimir

腕踝针针刺点与一些特定穴的关系

 

cc160341e70a9fa6a71de9761a92305.png

 

     腕踝针的各针刺点不仅大致位于相应的十二经脉循行路线上,而且与一些特定穴非常接近,因此在针刺时可以起到相应特定穴的治疗作用。

 

1.腕踝针针刺点与“经脉穴” 在现代的针灸教材中,很少看到“经脉穴”的名称,但在针灸发展史上,确有一个时期的文献中常出现以经脉名命名的经脉穴。在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中记载了这样一首灸方:“灸其泰阴、泰阳□□,令。”此方中的“泰阴”“泰阳”即是指的“经脉穴”。同期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足臂十一脉灸经》等文献中也有关于“经脉穴”的记载。后来研究者证明“经脉穴”即位于十二经脉循行路线上、位于腕踝部相应脉口、与十二经脉同名、主治与相应经脉病候相同的十二个特定穴位。这样看来,腕踝针十二针刺点与十二“经脉穴”所在的位置十分相近,主治也很近似(黄龙祥.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

 

2.腕踝针针刺点与五输穴《灵枢·九针十二原》曰:“五脏五腧,五五二十五腧;六腑六腧,六六三十六腧。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郭霭春.灵枢校注语译[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10.)在现代中医院校所用的针灸课本上为井、荥、输、经、合称为五输穴。五输穴都分布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腕和踝的附近。对于五输穴的主治,《针灸甲乙经·病形脉诊第二》曰:“荥俞治外经,合治内腑。”(山东中医学院.针灸甲乙经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根据中医学理论,经络以四肢部为“本”,头身部为“标”,作为“本”部的四肢部穴位,对于各经主治疾病,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腕踝针针刺点位于腕和踝部,位置与五输穴较为接近,亦属于“本部”,可以治疗各经病症。

 

《针灸大成》中的《通玄指要赋》篇总结了50余种疾病针灸治疗时的取穴经验,共用腧穴43个,肘膝以下的五输穴占大多数,此赋所录疾病以五官科的各种痛症为最多。而腕踝针虽适应证甚广,但其对各种痛症治疗效果尤佳,此点与《通玄指要赋》中所论内容颇有相似之处。

 

3.腕踝针针刺点与络穴《灵枢·经脉》曰:“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1个腧穴即络穴,络穴主要沟通表里二经,加强它们在体内的联系。手六经的6个络穴为通里、内关、列缺、偏历、外关、支正;足六经的6个络穴为大钟、蠡沟、公孙、丰隆、光明、飞扬。除公孙、大钟距离稍远外,其余络穴都位于腕踝针进针点附近或针尖所到处。在络穴附近的这些针刺点进行皮下浅刺,可以调整相应的经脉,振奋阳气,治疗疾病。